十年前,我从未想过,自己敲惯了键盘的双手,会拿起移液管;更未曾预料那个沉浸在0与1逻辑世界里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会在养殖、化验领域扎根,并与这家牧业公司携手走过了三千多个日夜。
一滴奶都符合质量要求。当我第一次走进化验室,面对实验室的瓶瓶罐罐、各种试剂瓶,就像面对一套完全陌生的“代码”满心茫然。第一次独立操作采样,还没接触就在脑补,万一这头牛心情不好踢我咋办?万一手一抖样本洒了咋整?整个人战战兢兢,可真到动手时却在同事的指导下慢慢的稳住了心神,迈出了化验领域探索的第一步。
工作的边界在实践中不断地拓展,从单一聚焦鲜奶质量检测,延伸至更纵深的养殖生态研究。我学会用宾州筛分析牛群日粮,通过筛网分层的草料结构,判断日粮长短纤维比例是否合理,这直接关系到奶牛瘤胃健康,是产奶量与奶质的基础保障。粪筛分析也成了日常功课,观察粪便中草料残留,像解码“健康密码”从消化末端反推饲养管理的优化方向。
为了精准把控生鲜乳质量,我跟着前辈学习体细胞计数、细菌菌落检测,从冰冷的数字里读懂奶牛的健康信号。当发现体细胞异常升高,会第一时间追踪牛群健康,排查隐性乳房炎;遇到菌落总数超标,就逆向梳理挤奶流程、存储环境的漏洞。这些看似枯燥的检测与分析,串联起养殖前端的每一个细节,让我真切明白:化验室的每一组数据,都是守护奶源品质的“安全网”,更是公司在行业里立足的“底气” 。
在持续拓展的工作版图里,病原菌检测成为新的攻坚阵地。面对奶牛常见的乳房炎,我开始钻研细菌分离培养、PCR 分子检测技术。最初接触病原菌鉴定时,那些形态相近的菌落如同迷宫里的岔路,革兰氏染色的结果稍有偏差,就会让后续诊断全盘皆错。为了攻克难题,我们邀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讲解,收集大量样本把各类病原菌特征与显微镜下菌体反复对照、记忆。当成功从病样中分离出致病性葡萄球菌,第一时间反馈保健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治疗。看着患病奶牛逐渐康复,养殖场损失得以挽回,我深知这小小的病原菌检测,是守护牛群健康、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防线,也让化验工作的价值,在守护生命与生产的过程中愈发厚重 。
这十年,我不仅见证了自己从“门外汉”到化验室技术骨干的蜕变,更亲历了公司在养殖科技领域的深耕与突破。十年光阴,是公司的包容与机遇让我再一次次挑战中突破自我,从敲键盘到化验,改变的是工作内容,不变的是对专业的敬畏和对责任的坚守。未来,我仍将以初心为伴,再养殖化验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深耕,与公司一同迎接下一个更加精彩的十年。(鲁娟)
Copyright © 2025 球王会平台 - 官方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