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河西走廊的晨光穿透祁连山的薄雾,燕塘传祁牧场的围栏外,骆驼刺还沾着未干的露水,而牛舍里的荷斯坦奶牛们,早已循着饲养员的脚步声,慢悠悠走向采食区——这里,并非我印象中岭南水乡那般温润的牧场,而是燕塘乳业扎根西北的“黄金奶源地”。从这里产出的每一滴鲜奶里,都蕴含着戈壁的粗犷与雪山的圣洁故事。
走进牧场,最先被打动的是“反差感”:茫茫戈壁滩上,连片的现代化牛舍白得发亮,通风系统像翅膀般架在屋顶,与远处赭红色的山岩形成鲜明对比。别看外面荒凉,里头可是“五星级宿舍”。走进牛舍,一股清爽的风扑面而来,奶牛们或躺卧在软乎乎的运动场上,或在进食,采食道里的饲料冒着淡淡的青草香。“这是苜蓿草、燕麦和本地青贮玉米的混合粮,光配方就调试了十几次,连粗纤维含量都得精确到个位数。”小马蹲下身,摸了摸一头奶牛的耳朵,“你看它耳朵上的耳标,扫一下就能知道它的年龄、产奶量,连上次体检的钙含量都有记录。”我凑近仔细看,那小小的耳标仿佛是奶牛的“身份证”,承载着关于它的一切信息。
挤奶大厅是牧场的“科技心脏”。透过明亮的玻璃望去,转盘式挤奶机正有条不紊地缓缓转动。每头奶牛踏上转盘,智能识别系统就会迅速自动匹配它的“专属档案”,消毒、挤奶、检测一系列流程一气呵成。从奶牛踏上转盘到鲜奶顺利进入储奶罐,全程零人工接触,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。更特别的是,储奶罐外裹着厚厚的保温层,罐内温度始终稳定在4℃。“河西走廊昼夜温差大,我们得让鲜奶从离开奶牛身体的那一刻起,就牢牢‘锁’住新鲜。”工作人员向我解释道。我仿佛能看到那一滴滴鲜奶在适宜的温度中,保持着最原始的鲜美。
傍晚时分,满载鲜奶的恒温运输车缓缓驶离牧场,车灯划破了戈壁渐渐浓郁的暮色,朝着生产地坚定地奔去。牛舍里渐渐安静下来,奶牛们卧在运动场上惬意地休憩,月光轻柔地洒在它们温顺的背上,远处祁连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,宛如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卷。
在很多人眼里,燕塘传祁牧场是“戈壁上的奇迹”——它让荒滩长出了牧草,让雪山下流出了鲜奶,更让西北的风里有了岭南企业的温雅。从岭南到河西,燕塘带着对“新鲜”的执着,在这片土地上种下希望,用一杯杯带着戈壁阳光与祁连清露的牛奶,连接起南北大地的舌尖期待。而这,或许就是燕塘传祁牧场最动人的模样:在自然与科技的守护里,让每一口奶,都成为土地与人心的温柔联结。(汪丽娜)
Copyright © 2025 球王会平台 - 官方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